
昨晚,我点开了一段中国女排的比赛视频。画面中,朱婷一记标志性的后排暴扣,皮球如炮弹般砸在对方场地边线上,裁判手势果断落下——得分!整个场馆瞬间沸腾,那片跃动的中国红,仿佛要冲破屏幕。
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另一段影像:1981年世界杯,郎平还是场上主攻手,“铁榔头”一次次高高跃起,扣球声响彻大阪体育馆。三代女排人,四十年光阴,变了的是战术和面孔,不变的是那份“球不落地永不放弃”的执着。
从陈忠和的微笑战术,到郎平的“大数据”执教;从老女排的五连冠辉煌,到里约绝地反击的荡气回肠——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范畴,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。她们教会我们,胜利从来不是理所当然,而是在无数次鱼跃救球中,在训练馆里湿透的衣衫里,一点点拼出来的。
关掉视频,那句“一种精神,两次传承,三代传奇”在脑海回响。女排精神从未走远,它就在每个扣杀与防守的瞬间,在每个平凡人面对困境时的不屈里,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。